学校邀请教科院专家来校指导
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编制和教材编写培训
2014年1月4日,学校邀请重庆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向才毅、重庆大学出版社编辑蹇佳、黄岩为四个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教师举行了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编制和教材编写培训会。
向才毅所长结合自己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全国中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教材创新与编写培训班”的工作体会,从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等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改革对教材编写要求、教材编写方向、教材编写模式、教材编写参考范例等方面阐述了教材编写的规范和要领。
重庆大学出版社编辑蹇佳、黄岩都具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着重从教材编写流程、教材编写模式、书稿的组成和格式、图表及字符规范、稿件总体要求和编写时间安排等六个方面阐述了编写注意事项和要求。
科学性。教材的内容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真善美的要求。要求概念准确,观点正确,事实可信,数据可靠。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阐述求真尚实,对基本问题的讲解实事求是。

实用性。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该举例时要举例,所举例子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系统性。要把知识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形成知识体系。把散珠子用一根线串起来就成为美丽的项链。这根“线”就是知识的逻辑和系统。系统性是教材之魂。
条理性。对知识的介绍要条理分明,层次清楚,对问题的阐述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把教材的内容分成大大小小的知识模块,各模块之间的衔接递进要线条明晰,一目了然。
针对性。教材的编写要从使用者的实际出发,符合对象的特点和需要;要遵循适用对象的认知规律,考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要适合教学,考虑教学目的,满足教学要求。
可读性。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规范优美。用词准确,修辞得当,逻辑严密。不使用生僻的文字和晦涩的词语,便于阅读和理解,可读性强。

教材编写是我校示范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电子、计算机、建筑和服装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均有编写教材的任务,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专门组织召开此次培训会。会后,参会教师们均表示获益匪浅,一定会全力以赴地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
